鸚鵡的社會化行為( 理毛、吐料、配對、咬人、自殘、尖叫)


  大部分養鳥的人都把鸚鵡當成寵物, 而寵物是一種極端的主從關係, 僅有一方需求, 而相對的輕忽鸚鵡本身的野性與自然需求, 因此特別針對鸚鵡的社會化行為, 無論是在野地或人類飼養環境之下的, 作一個探討, 而這也是我們做為鸚鵡的伴侶的一個基本條件, 就是了解鸚鵡社群或個體上的需要。
  當我們真正體認他們的社會需要而且適當的實踐在飼養環境時, 一些本來惱人的行為如咬人、自殘、尖叫等也許就可簡單的解決, 甚而理解他們來改善我們的孵育計畫, 當然許多不同種類有其特殊的社會行為, 則將另以專篇討論, 不在此文之列。
  社群化是一種天擇, 鸚鵡畢竟還是獵物而非掠食者, 所以他們成群結隊的生活覓食、互動、防禦領地等, 而這種行為是提升他們在不穩定的食物來源與不容易抵禦的領地時相對較能有效生活的方法, 經由群體的智慧, 個體比較有機會獲得食物來源與足夠的量, 而大族群也比小族群來的容易去捍衛優質的領地, 所以體型越小的越發形成大的族群, 這種傾向在安全上更顯得必要, 闢如一個大族群, 在越接近族群中心的個體被天敵攻擊的機率越小 , 而族群也較個體更容易發現天敵或危險而且廣為傳遞, 甚至可以合作來抵禦外侮。 而不同種類間的群聚, 則自然界常有所見, 有時是核心的種類加上其他機緣跟隨的種類, 有些則是互相幫忙的互利共生, 但有時僅是較少同種之間生態棲位的競爭而聚集成群的, 而這也是我極力推廣的異種之間的相處除了沒有繁殖的壓力, 還有可以學習彼此的生活技能, 互補所缺乏的譬如棕喉小太陽天性吵雜與疑心, 但面對鳳梨小太陽的淡定, 則恍如進入避風港般的安定與平靜;




優勢與從屬的關係
  在一個族群中, 優勢地位的存在是這個團體的社交行為發展上極為重要的一環, 如此可以避免過多的競爭、衝突或攻擊行為,
譬如一群灰鸚當中, 站在位置最高者往往是優勢地位者, 如果您有多隻灰鸚, 教他們一起過來, 那麼站在肩膀上的一定比站在手臂上有較為強勢的地位, 而站在手臂上則通常是新來的或是地位低下。 但往往這個關係一段時間便會經過強化或再次的分配, 如從屬者或地位低者往往以順從的態度面對強勢者來避免爭鬥的發生, 但這個當環境緊迫時, 如資源不夠、空間太小、或飼主的刻意壓抑優勢者時, 這種關係則常常被從屬者挑戰, 如果您有高密度飼養或食盆太少無法讓所有鳥寶滿意時, 爭鬥或不明原因外傷便是重新洗牌的結果, 大家應該設法都從放大您的籠子做起, 那麼鳥寶的健康與幸福便掌握最關鍵的了。佔高位者通常擁有較大的權利進食、或較為隱密的巢位、或較大的機會交配, 然而這在雄性的個體上比較符合, 雌性個體則其地位的高下與交配機會的增減沒有關係。
大部分的研究都顯示, 雄性的鳥類又較高的傾向運用攻擊性的行為,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例外, 如北美的藍松鴉與歐洲的椋鳥, 再繁殖季節時, 雌性都有較強的攻擊行為; 但在伴侶鳥當中, 僅有長尾鸚鵡(玄鳳或其他鸚鵡)中 在繁殖時, 雌性有較明顯的競爭交尾的情形(Seibert and Crowell-Davis 2001,San­dell & Smith 1997; Tarvin & Woolfenden 1997 )
  一個族群當中是否有明顯的社會化行為, 可以從進食的位置, 棲木上的位置或成員的體型、年齡、性別與加入社群的時間來判斷, 譬如食盆擺好時, 第一個下來進食的就是老大, 最上位的棲木或巢箱也是讓最優勢的老大佔據, 但這種優勢的表現與身體的特質或健康與否並沒有一定關係;
  我們家小鳥朋友中的老人家是一隻五歲的玄鳳, 雖然她不會飛、走路跌跌撞撞且又老又醜(羽毛稀疏), 但在所有成員當中體型最大, 所以總是第一個就定位吃飯; 個體雖然靠一些特質來決定社群地位, 但很諷刺的是通常人類觀察到的比較多是優勢競爭後的後果就是掛彩或死亡, 其他都是事後諸葛。形成配對也會提升其優勢, 或者這也解釋了為何大族群中仍然會有雙公或雙母的配對形成, 請您不要見怪, 因為這是生存需要。

甚麼才算是攻擊性的行為呢?
1.    變成威脅狀: 攻擊鳥突然轉向對手(被攻擊者)
2.    喙微張: 攻擊鳥喙微微打開巢向對手
3.    喙作勢欲咬: 攻擊鳥向對手攻擊, 但並未接觸
4.    輕啄: 雙方互咬但僅持續短暫時間
5.    咬住不放
6.    拍翅: 攻擊鳥向對手輕拍翅膀
7.    側身靠近: 攻擊鳥在棲木上側身靠近對手
8.    緩步接近: 攻擊鳥筆直接近對手
9.    疾步接近: 在棲木上的攻擊鳥快步跑向對手
10. 飛近: 攻擊鳥飛行靠近對手
11. 羽毛壓低或使身體羽毛光滑平順
12. 臉頰漲大或讓頰部羽毛澎大讓頭看起來更大並吸引注意力到喙部



臣服的肢體行為則較少固定模式, 但仍有跡可循, 如果以下動作發生於面對攻擊性行為時的反應, 則可以視為是一種臣服
1.    蹲下
2.    澎毛
3.    搖頭晃腦
4.    舉起腳
5.      避免正面衝突


通常較高社會地位或較優勢的個體有較大的傾向運用攻擊性行為, 但這並不是必然的關係, 譬如灰鸚面對鳳梨小太陽等強勢挑釁鳥種, 大部分是迴避轉身就走



親密的行為
親密的行為包括互相理毛, 吐料, 持續的親近、配對以及生殖行為。在族群裡, 每一隻個體在空間的配置絕非是隨機的, 個體在族群中的地位或關係可以從她在站的位置空間與趨近其他個體的程度來判斷, 我們可以了解的是, 多數個體較為傾向於配對模式或甚至形成雙公、雙母的友伴關係


理毛
理毛就是個體以喙來梳理其他友伴的羽毛, 而理毛也是最重要維持配對的行為, 但不同種類有不同理毛區域, 譬如亞馬遜、小鸚、虎皮鸚鵡的理毛方式局限於頭部、頸部, 而金剛、錐尾(太陽科)阿蘇兒、與鳳頭鸚鵡理毛的範圍則擴大的頭、頸、雙翅與尾巴。而這種配對之間的理毛行為, 也是大多數鳥類最傾向運用的社會行為, 觀察到的是白帽亞馬遜兄弟姊妹間的互相理毛會多於沒有關連的個體, 但我們家的則是同是灰頭的的暗頭小太陽與塞內互相理毛,  但其實兩種鳥分別位於不同籠, 放飛時間也不一定相同, 只是外形相似而已; 還有同籠的棕喉太陽單方面的對紅肩金剛進行理毛, 以我的角度來看紅肩金剛是籠內最為霸道的, 而棕喉則是個性上怕孤單且佔有慾強烈, 如果我對籠內的其他鳥理毛, 他則會在旁局促不安, 作勢咬人(吃醋但不會真咬),


吐料
通常發生於非常親密關係的異性之間, 雌鳥會蹲低身體、澎鬆著羽毛、甚至發出聲音來召喚雄性, 而雄鳥則會搖擺著頭, 輕巧地咬著雌鳥的嘴喙進行吐料; 吐料的行為常見於情鳥(小鸚牡丹)、亞馬遜與灰頰鸚哥。但異種之間的吐料也時有所聞, 譬如"我的鸚鵡老大" 女作者 Joanna Burger 與他的雄性亞馬遜鸚鵡, 而我家的塞內也常對我性別不分的吐料, 真是受寵若驚啊, 但這並不值得鼓勵或懲罰,反而要了解背後的意義, 塞內因個性羞澀與玄鳳同籠, 而玄鳳也與他不親近, 變成只有我在關心他, 讓他除了以飼主為中心之外, 更希望伴侶的關懷。

配對
配對的定義是發生於共同飼養的性成熟鳥彼此之間發展出互利共生的親密關係(如理毛、吐料), 這種配對當然不只是異性之間, 也有可能是同性如雙公或雙母, 但較常發現於人為飼養的環境中, 配對行為有助於提昇兩者在族群中的社會地位, 即使另一方沒有參與地位或資源競爭當中; 譬如我們家中十歲的玄鳳老人家與塞內在一起時總是表現出與世無爭的模樣, 但加入其他玄鳳後, 他與其中一隻配對後經常理毛, 變成整日搔首弄姿, 左伸腿來右展翅的;  
配對的佳偶在族群中是不會對其他夥伴表現出親密行為的, 譬如我們家的棕喉與金太陽本來互相理毛, 後來與紅肩金剛配對後, 就從此沒有再理金太陽了, 只是金太陽仍然常常癡癡的等在他們倆旁邊, 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讓他回心轉意, 再次寵幸!!!

交尾與小三
有些鸚鵡生下來便是單獨成對繁殖的種鳥, 所以觀察的結果並不能代表野外原生種的習性, 但的確有些成群飼養的雄性鸚鵡會在雌鳥抱卵哺育幼雛時, 會偷腥找小三與其他雌鳥配對交尾, 如太平洋、虎皮與一些長尾鸚鵡; 當然也有忠心耿耿嚴守份際負責巢箱站崗、吐料給育雛中的母鳥或者幼鳥等, 如金剛、巴丹、椎尾與某些長尾鸚鵡;  在對亞馬遜的觀察中, 公鳥持續一整年的時間幫助哺育幼雛, 直到他們斷奶學吃, 也在母鳥出巢補充營養時, 認真負責的當個奶爸


結論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在了解家居鸚鵡的社會化行為後, 能夠進一步預防與治療一些明顯異常的行為, 譬如咬人、尖叫、自殘、驅趕同類卻異常黏人、對飼主表現出配對與發情如吐料、或極度自閉與恐懼環境的變化等, 這些都是我們對伴侶鳥的飼養無法提供適當的社會化, 或即使有適當的友朋卻沒有足夠的空間配置讓他們發展社群行為, 而只剩下最低層次的生存資源競爭; 空間與社群行為對於伴侶鳥福祉而言永遠是存在的議題, 希望我們能夠在享受寵鳥的美麗與忠誠之餘, 能夠讓伴侶鳥也能感受人類的慈悲與善解, 盡量提供給他們足夠的空間, 適量的友伴及充滿樂趣的覓食。

文章來源: HLG台灣寵物鳥